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
长籍白衣名⑩ | 十三年ICU坚守:一位重症守护者的生命托举之路
发布时间:2025-3-16 来源: 浏览:4次

在重症监护室(ICU)这个与死神赛跑的特殊战场,每一秒都是生命的博弈。ICU护士长柏焱青,用13年光阴践行南丁格尔誓言,从青涩少年到重症护理专家,诠释了“南丁格尔”的使命与温度,他不仅是危重患者眼中的“生命守护者”,更是团队信赖的“定海神针”,以专业为剑,以仁心为盾,为生命守住最后一道防线。正如他所说:“我们或许不能改变所有结局,但必须让每个生命都获得尊严与希望。”

专业为盾:用技术托起生命希望

2012年,柏焱青从护理专业毕业后主动选择挑战ICU岗位。彼时,初出茅庐的他,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,内心更是怀着对护理事业的无限热忱,即便知道ICU是医院里任务最艰巨、挑战最严峻的科室,却丝毫没有退缩之意。

先进却又复杂的的医疗设备,病情瞬息万变的重症患者,让他感受到巨大压力更激发起不服输的斗志,为了尽快适应工作,开启了疯狂的学习模式。跟着前辈们穿梭病房,不放过任何一次实践操作的机会,遇到不懂的问题请教钻研,求知若渴如同一块干瘪的海绵努力吸吮着专科知识的水分。

从危重患者基础护理到抢救转运,从血气分析识别到呼吸机使用……年复一年,他已然成为科室里的中流砥柱,但他并不满足于现有的重症护理专业知识和技术储备,主动要求进修学习,求学两年取得了省级危重症专科护士资格、CRRT(重症持续肾脏替代治疗)、ECMO(体外膜肺氧合)、盲插鼻空肠管、重症超声等专项技能,以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到科室护理工作中,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护理服务。

他用青春与心血掌握的这些专业技能,都是身披的重甲,赋予他在没有硝烟的“战场”上与病魔厮杀。

他曾与自己内心多次的庄严对话,审视那匆匆光阴里的工作态度与心境,梳理看到的、听到的、做过的种种……忘不了那一张张面孔——病床上那位幽默的大叔、那个可爱的姑娘、那令他无比敬意散发伟大母爱的孕产妇,都化作春泥筑成他心中一方温柔乡。

他经历过夜班下室外温度零下八摄氏度寒风雨雪;疫情期间连续58天无休高强度工作;对入科时全身散发着刺鼻的气味、褴褛的外衣沾满了油渍与污垢的长久独居无人照护的老者,细心的全身擦洗,修剪指甲,喂饭擦便。

他见过ICU走道里都满是打着地铺的病患家属;他听过“当然要治啊,卖了房子也要治!”坚定的话语;他护送过南京到福建漫漫长路落叶归根的患者;他24小时手机不关机随时待命,无数次日夜参与ECPR(ECMO辅助下的心肺复苏)紧急救治,使命必达。

正因他看过、听过、经历过种种,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:对每一位在重症监护病床上的人尽最大的努力!去护理也好,去安慰也好,不能辜负躺在床上的每条生命,在病房门口的那一份份真切的期望。救人一命,不止救一人之命!

 

        管理为刃:打造高效护理团队

作为全院为数不多的男护士长,柏焱青在护理管理上精益求精。除了在抢救工作中的突出表现,他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也展现出了卓越的专业素养和领导能力。他注重团队建设,积极组织科室培训,不断提升护理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。他会定期开展案例分析会,让护士们分享工作中遇到的疑难病例,共同探讨最佳的护理方案 。在他的带领下,ICU护理团队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、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,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、高效的护理服务。

他会一脸严肃对科室年轻护士说:“在ICU你们面对的是病情危重、生死一线的病人!你们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、精湛的操作技能、无私大爱的慎独精神,才有资格做一名ICU的护士!”他的铁面柔情是对护患双方的保护,虽然心里明白这些对于她们来说确实不易,但只有贯彻重症人吃苦耐劳、自强不息的精神,才能不付大众性命所托。

为了ICU科室护理团队的创新与发展,他一次次带领团队接受新的挑战,一次次总结成长,一次次脚步更加有力坚定!他作为品管圈圈长或指导员获得院级数届奖项;多次授课,开展实训,获得了同行及群众的好评与认可。近年他个人及带领的护理团队积极参加各级学术活动,先后获奖;护理团队共发表论文18篇,其中核心期刊1篇,护理实用新型专利2项;同时承办了多项学术活动。

他注重观察,勤于思考,在ICU中约束带的使用司空见惯,但他认为过多的使用约束带会造成患者对疾病的绝望、对医院的恐惧,也会使家属产生担忧与不理解。柏焱青就带领科室人员从各方面寻找原因,思考改进方法,最终得以改进。患者、家属反映良好,还得到了电视台专访。在他的带领下,ICU护理团队凝聚力更强,齐心协力,为每一位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。

以心为灯:他是患者眼中的“自家人”

护士的职责是“保护生命,减缓病痛”,柏焱青护士长本是不爱多话的人,但是在病患及家属面前,会去跟他们多沟通交流,解决他们的困扰与需求,改进不足之处。沟通,是取得信任一种简单的方式。

在家属探视期间,他会和蔼地跟家属交流,叮嘱加强营养促进康复。他常常对科室护士说,ICU每天探视时间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,家属或多或少会放心不下,在这半小时中与家属多交流几句,多多了解病人平时情况,以及安抚家属的不安心情,家属自然会感受到医护人员在用心照顾患者,也就对医务人员、对科室、对医院增添了一份信任。正是他的言传身教,科室每个月都能受到10来份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团队真情实意的表扬信。

一次科室同时收治3名重度烧伤病人,病情急危,烧伤病人的护理工作纷繁复杂,但他带领护士们沉着笃定,耐心细致,克服种种困难,提供了最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。为给烧伤病人提供一个无菌的环境,ICU为3名病人协调出两间单独的病房,配备了对讲机,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外来细菌的侵入。护士们穿上了厚重的手术衣,室内温热的环境以及每班近十小时的连续工作,常常来不及擦汗,忘记了吃饭。

烧伤患者清创换药是一项“巨大工程”,每班需要准备好大量的无菌耗材和器械,频繁地为远超自身体重的病人翻身,进行皮肤护理,涂抹膏药,更换渗液污染的床单、被套。由于面部皮肤烧伤严重,防止再次损伤皮肤黏膜,他指导护士予病人改良管道固定方法;为能够提供病人俯卧位通气,随即组织全科人员学习针对烧伤病人翻身床的使用培训。每天,他与护士们在纷繁复杂的各项治疗护理中开始,在夜幕降临后结束一天的工作。

经过日日夜夜的精心护理,3名重度烧伤病人的病情终于逐渐稳定,开始进入康复阶段。那一刻,柏焱青和护士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那是付出得到回报的喜悦,是生命得以延续的感动。患者家属们满含热泪,拉着他的手,激动得说不出话来,他们用最质朴的行动,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感激之情。

荣誉与使命:白衣战士的无悔选择

从业以来,柏焱青先后获评“劳动标兵”、“先进个人”、“优秀个人”、“优秀带教老师”、“区优秀护士”、“优秀护士长”,但他最珍视的始终是患者手写的感谢信,是病患家属眼中的信任、尊重的目光!

在未来的日子里,柏焱青将继续坚守在ICU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,用自己的专业和爱心,为更多的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。他的故事,也将激励着更多的医护人员,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砥砺前行,为守护人民的健康而不懈努力。